鐵錫礦選礦試驗具體流程
實驗前對礦料進行如下操作:
1、礦石物質組成及其相對含量分析;
2、錫、鐵的賦存狀態研究;
3、主要脈石礦物工藝(結晶)粒度特征及工藝特征研究。
試驗主要進行了先磁后重和先重后磁兩個選別方案,在原礦含錫品位1.01%,含鐵品位 33.4%的情況下,先磁后重方案,鐵精礦產率45.11%,鐵品位為63.04%,錫品位1.57%,鐵回收率85.64%,鐵精礦含錫金屬率為 70.23%,錫精礦產率0.88%,錫品位12.43%,錫回收率為10.83%。先重后磁方案在錫精礦率為5.29%時,錫品位僅達2.5%,錫回收率12.02%,鐵精礦產率41.55%,鐵品位61.46%,鐵精礦含錫金屬率為77.38%。
出現上述錫選別效果較差的原因除有21.77%的酸容錫外,主要是錫石結晶粒度較細,小于5um的錫石占錫石金屬量的31.46%,5—20um的占錫石金屬量的58.99%,小于20um的占錫石金屬量的90.45%,且與鐵及其他脈石礦物緊密結合。
一、原礦性質
(一)化學分析
1、多元素分析
元素 |
Sn |
Fe |
Pb |
S |
As |
SiO2 |
CaO |
含量(%) |
1.01 |
33.4 |
0.347 |
0.091 |
0.038 |
19.49 |
11.27 |
2、錫相分析
相別 |
酸溶錫 |
錫石錫 |
合計 |
含量(%) |
0.246 |
0.884 |
1.13 |
相對量(%) |
21.77 |
78.23 |
100 |
從化學分析看,該礦料主要回收金屬為鐵和錫,鉛可附帶回收。酸溶錫占錫總量的21.77%。
(二)粒度分析
-2mm物料粒度分析
粒級(mm) |
產率(%) |
品位(%) |
金屬率(%) |
||
Sn |
Fe |
Sn |
Fe |
||
+1.2 |
1.83 |
0.716 |
20.56 |
1.28 |
1.14 |
0.6—1.2 |
25.81 |
0.921 |
26.88 |
23.17 |
20.98 |
0.3—0.6 |
16.85 |
1.02 |
32.55 |
16.75 |
16.58 |
0.15—0.3 |
11.78 |
1.08 |
33.90 |
12.4 |
12.08 |
0.074—0.15 |
13.68 |
1.2 |
36.79 |
16 |
15.23 |
0.037—0.074 |
11.42 |
1.25 |
41.77 |
13.92 |
14.42 |
-0.037 |
18.63 |
0.907 |
34.76 |
16.48 |
19.58 |
合計 |
100 |
1.03 |
33.07 |
100 |
100 |
-0.3mm物料粒度分析
粒級(mm) |
產率(%) |
Sn品位(%) |
Sn金屬率(%) |
+0.15 |
34.61 |
0.957 |
32.28 |
0.074—0.15 |
28.57 |
1.102 |
30.69 |
0.037—0.074 |
15.87 |
1.11 |
17.17 |
—0.037 |
20.95 |
0.972 |
19.86 |
合計 |
100 |
1.026 |
100 |
從粒度分析看,無論-2mm物料還是-0.3mm物料,錫品位差距均不大,而鐵則隨著粒級變細,品位逐漸升高,說明隨著磨礦粒度變細,鐵容易富集選別,而錫卻不明顯。
二、礦物鑒定
(一)礦石物質組成及其相對含量
(二)Sn、Fe的賦存狀態
(三)主要脈石礦物工藝粒度特性及工藝特征
上述研究請看礦鑒報告。
三、選礦試驗
(一)先磁后重方案
該方案為在磨礦細度0.3mm先進行磁選粗選,磁場強度為1200奧斯特,磁性物磨至—200且占90%后再磁選精選出鐵精礦,非磁性物上搖床選錫。
選別數質量流程見后圖:

先磁后重方案數質量流程圖
選別技術指標見下表:
產品名稱 |
產率(%) |
品位(%) |
回收率(%) |
||
Sn |
Fe |
Sn |
Fe |
||
鐵精礦 |
45.11 |
1.57 |
63.04 |
70.23 |
85.64 |
錫精礦 |
0.88 |
12.43 |
|
10.83 |
|
錫次精礦 |
0.24 |
1.95 |
|
0.46 |
|
錫中礦 |
6.42 |
0.89 |
|
5.66 |
|
47.35 |
0.27 |
|
12.82 |
|
|
合計 |
100 |
1.01 |
|
100 |
|
從數質量流程和技術指標表均可看出,鐵精礦品位可達63%,精礦產率45.11%,但含錫品位高達1.57%,錫金屬率占70.23%,錫精礦產率0.88%,錫品位12.43%,回收率為10.83%,錫回收效果差。
錫精礦多元素分析
元素 |
Sn |
Pb |
Ag(g/t) |
S |
含量(%) |
12.43 |
2.84 |
85 |
7.46 |
從上表看,錫精礦中銀、硫均較高,以后生產中可用浮選回收鉛、銀,同時除硫以進一步提高錫品位。
(二)先重后磁方案
該方案為在磨礦細度達-200目占90%時搖床重選選出錫精礦和部分鐵精礦,中、尾礦進行磁選產出第二個鐵精礦,磁場強度為1200奧斯特。
選別技術指標見下表
產品名稱 |
產率(%) |
品位(%) |
回收率(%) |
||
Sn |
Fe |
Sn |
Fe |
||
搖床精礦1 |
5.29 |
2.5 |
63.57 |
12.95 |
10.01 |
搖床精礦2 |
24.98 |
1.94 |
63.81 |
47.46 |
47.44 |
磁選精礦 |
12.28 |
1.46 |
55.26 |
16.13 |
18.55 |
尾礦 |
58.45 |
0.41 |
13.8 |
23.46 |
24 |
合計 |
100 |
1.02 |
33.60 |
100 |
100 |
從上表看,先重后磁方案錫不能有效富集,且尾礦中鐵品位高達13.80%,損失鐵金屬率24.00%,同時磨礦成本較高,該方案不可取。
四、結語
該礦石由于錫石結晶粒度較細,且含21.77%的酸溶錫,屬較難選礦石,鐵礦物主要是磁鐵礦,在0.037—0.074粒級單體已占90%,在磨至—200目占90%時,鐵已能較好回收,但鐵精礦中含錫品位高達1.57%,錫金屬率占 70.23%,因此,如何有效回收鐵精礦中的錫金屬是處理該礦石的關鍵。
針對上述礦石性質,建議在粗磨(0.3—0.5mm)情況下先進行磁選,磁性物再細磨(— 200目占90%)后磁選精選產出含錫鐵精礦,磁選尾礦上搖床選別產出部分粗錫精礦和次精礦,次精礦再細磨選別以盡量回收非磁性物中的錫。鐵精礦用火法進行處理以提高產品價值和有效回收錫金屬。